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,盖于土中泻水也。按茵陈专走气分而利湿热,若蓄血发黄,非此能治也。
《本经》主结热喘逆,胸中病,令人吐。其治气分之痰湿痈肿最捷。
一名天仙子子苦寒,根苦辛,有毒。若火盛瞳子散大者切忌,为其辛散能助火邪也。
黄昏嗽乃火浮于肺,不宜凉药,宜五味子敛而降之。米泔浸,煮熟炒用。
调胃承气用甘草恐速下也。《本经》主疽蚀恶肉,败疮死肌,杀疥虫,排脓恶血,除大风热气,善忘不寐。
蜀产者味辛而甘为上,他处产者气味辛烈为下。今庸师喜用秦艽,且不辨左文、右文,凡遇痛证,动辄用之,失其旨矣。